上海通蔚報道神經肽YELISA試劑盒的參數簡介:
神經肽Y(neuropeptide Y,NPY)是由36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多肽,屬胰多肽家族,廣泛分布于哺乳動物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是含量zui豐富的神經肽之一。
概況
神經肽Y(neuropeptide Y,NPY)是一種廣泛存在于中樞和外周并維持內環境穩態的激素。在中樞,NPY有抗焦慮抗癲癇功能,并且具有抑制生殖、抑制肌肉興奮、抑制交感興奮的作用,導致人體的血壓、心率、代謝下降, 它還能夠促進食欲,并因此成為節食藥物的靶點。但是,外周的NPY具有正向的刺激作用,它和糖皮質激素以及兒茶酚胺共同增強應激反應。NPY在外周能誘導血管收縮、血管平滑肌增殖,導致血脂升高、糖耐受,釋放脂肪細胞因子。
NPY的作用
主要通過與它的受體結合來完成,NPY被酶DPPIV(也稱為CD26)修飾,將NPY1-36變成NPY3-36,后者與Y2/Y5受體具有更高的親合力。NPY能上調自身受體,并參與免疫反應以及增殖各種類型的細胞(囊括了從平滑肌細胞到前體脂肪細胞)。突觸后的Y1受體通過增強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以及刺激平滑肌細胞增殖而直接或間接地介導了血管收縮。Y1和Y5受體對于導致粥樣斑塊的形成有重要作用。Y2受體不但通過本身,同時也與Y5受體協同作用來加重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它們能刺激內皮細胞的增生、遷移和毛細血管的形成。Y2受體除了具有致粥樣斑塊形成的作用外,還能夠抑制突觸前的去甲腎上腺素(NE)的釋放。
生理機能
盡管NPY和NE通常同時釋放并且互相協作共同在交感神經接頭處起作用,但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它們之間的釋放比例以及對于血管功能的調節是不同的。肌肉交感神經處的興奮和急性應激通常釋放NE,腎上腺激素的調節作用主要是維持動脈血壓以及短時間內收縮血管和心臟。當然還包括β-腎上腺素的脂溶解作用,這被認為是應激導致人體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而NPY是在長期應激或極度劇烈刺激下釋放的,如耗竭性的運動并伴有缺氧、新生兒分娩、強烈的恐慌后、暴露在酷寒之下。它導致了長期的血管收縮,并且通過平滑肌的增殖而重構血管。NPY還能刺激單核細胞遷移和激活,對T淋巴細胞功能的增強產生雙峰效應,激活血小板,導致粥樣硬化。這些效應表明NPY是一種具有長期、慢性調節功能的物質。
NPY與粥樣斑塊的形成
NPY除了能增強血管收縮,還能導致血管再狹窄。NPY對體外培養的原代血管平滑肌細胞具有明顯的增殖作用,Y1和Y5受體拮抗劑則能阻斷這一作用。研究表明,寒冷刺激能加重球囊擴張損傷引起的粥樣斑塊樣血管阻塞(斑塊中包含脂質沉淀、微血管和新生內膜)。作用于損傷部位的NPY緩釋球(10 μg/14 d)能導致類似的嚴重的斑塊樣損傷,并且Y1受體拮抗劑能*阻斷這種由應激或者NPY導致的血管阻塞。
DPPIV抑制物和Y1受體激動劑的功能一樣,都可阻止NPY1-36變為NPY3-36,后者對Y2/Y5受體具有更高的親合力。因此,DPPIV抑制物能增強Y1受體介導的NPY效應,使經過球囊損傷后的頸動脈*被粥樣斑塊阻塞,對照組結果則相反。DPPIV除了裂解NPY外,也裂解胰島素增敏激素GLP-1(7-36),將它變成無活性的GLP-1(9-36),因此DPPIV變成抗糖尿病藥物的靶點。從目前的對于血管再狹窄以及NPY/Y1受體在粥樣斑塊形成中的作用的認識來看,糖尿病患者使用DPPIV抑制物作為治療藥物存在潛在的風險。
NPY與血管生成
NPY介導的增殖不僅僅局限于血管粥樣斑塊樣重構。Zukowska的研究表明,NPY主要通過激活Y2受體刺激正常血管的生成。體外實驗表明,NPY能刺激內皮細胞的活化、增殖、遷移和管腔的形成。將大鼠的動脈環包埋在膠原中,NPY能刺激它生長出長度和厚度與正常血管類似的血管芽。這個成長過程在eNOS基因敲除小鼠中被阻斷,表明NPY介導的血管生長是通過eNOS來完成的。NPY也誘導其他生長因子的表達,如堿性成纖維生長因子(bFGF)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這些都是NPY引起效應的一部分下游介質。
NPY與血管內皮細胞
NPY與血管內皮細胞的關系十分復雜。在體外實驗中,NPY能使單層血管內皮細胞的通透性增加,在缺氧的情況下這種情況更嚴重,Y3受體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考慮到NPY可促進內皮細胞的增生,是否由于細胞的增生導致局部缺氧而引起的內皮細胞功能不全,使細胞間連接松弛導致該結果,尚不清楚。zui近的研究表明,血管內皮細胞也表達Y1受體,同時它自己也表達NPY。因此,內皮細胞很可能存在NPY的正反饋機制,即NPY通過與受體結合增加細胞內鈣離子濃度,而增加的鈣離子濃度又引發了一系列因子的釋放,比如NPY和內皮素(ET-1)。因此,少量的局部范圍的NPY就可以對內皮細胞起到很強的作用。NPY對于內皮細胞的影響有可能是導致應激性心血管疾病的關鍵環節。